零一创新中心举办第三十期未来科学沙龙

发布时间:2025.08.28     

    2025年8月21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零一创新中心举办第三十期“未来科学沙龙”。本场沙龙由王秀杰研究组博士研究生杨阳主讲,他以“从碳基到未来:人机融合将如何助力人类发展?”为题,按照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主线,深入讨论了地球上碳基生命形成的原因、人工智能(AI)对碳基生命的影响以及未来脑机接口技术如何助力人类发展等话题。沙龙由王秀杰研究员主持,三十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杨阳从地球上碳基生命的起源引入,指出富水富氧的环境以及碳元素特有的化学性质,是碳基生命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尽管碳基生命是地球演化中的优势形态,但近年来AI在学习、决策、寿命与进化速度等方面已展现出显著超越人类的能力。面对这一现实,如何全面提升自身能力、避免被AI替代,已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关键议题。杨阳以脑机接口为切入点,阐述了其在多方面增强人类能力的潜力,并结合科幻影片及Neuralink、Neurotech、Synchron等知名国际脑机接口公司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脑机接口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工作原理、当前瓶颈与未来趋势。他指出,发展兼具高质量信号采集与低脑组织损伤的脑机接口设备,是推动其广泛应用的核心。围绕脑机接口师生们展开了热烈讨论,进一步探讨了脑机接口目前在原理上的局限和不足,例如传感电极数量(千级)和大脑神经元规模(千亿级)之间的巨大差异、以捕获大脑电信号为主而忽略化学信号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对大脑信息准确解码等。同时展望了脑机接口在医疗康复(如帮助残障人士)以及通过连接外部设备增强正常人感知与肢体功能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王秀杰总结了当前脑机接口设备的技术短板与发展方向,并鼓励同学们在科研中不仅聚焦自身课题,也要积极关注当前科技热点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需求,致力于做“顶天立地”的研究。

    未来科学沙龙是零一创新中心定期举行的学术活动,由导师和研究生建议主题,旨在拓展师生知识面和视野,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创新性成果的产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