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零一创新中心成功举办第二十九期“未来科学沙龙”。作为中心定期开展的品牌学术活动,本期沙龙延续“师生共议”的特色模式,由张春霞研究组博士研究生张振高担任主讲,张春霞研究员主持,三十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张振高以《地球之外:人类先行还是机器生命摇篮?》为题,围绕太空生命科学这一前沿领域展开了深入探讨。他首先系统梳理了自1957年首颗人造卫星发射以来的人类航天探索发展历程,指出当前航天技术正朝着更高安全性、更低成本和更多样化设计的方向发展。随后,他重点探讨了地外生存的核心科学挑战,包括定居点、运载能力、通信、能源、食物,尤其是微重力和空间辐射对航天员健康的系统性影响,如骨丢失、肌肉萎缩和心血管功能紊乱等。值得关注的是,哺乳动物胚胎尚无法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完成从受精到出生的完整发育周期,成为人类长期太空驻留面临的重大科学挑战。张振高提出,通过研发高精度实验设备(如具备实时成像功能的胚胎培养系统)、实现从配子形成到子代出生的全生命周期观测、培养具备生命科学背景的专业航天员等方式,可以为解析太空环境对生殖发育的影响机制提供关键支撑。他认为,机器人将充当深空探索先锋,但关于“地外机器人何时可被定义为生命”“若其具备自我意识、心智和价值观后如何与人类共存”等问题,仍需社会各界广泛讨论与界定。
报告引发了与会师生的热烈反响。在讨论环节,大家就太空生命科学实验的技术路线、行星基地建设的科学价值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沙龙不仅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更为相关领域的创新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