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组织召开小麦育种发展战略研讨

发布时间:2025.02.14     

    2025年2月8日,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召开小麦育种发展方向战略研讨会。会议围绕团队建设、项目规划、技术创新及国际合作等开展讨论,旨在推动小麦育种研究科技进步,提升团队国际竞争力。高彩霞、童依平等12位小麦研究领域相关研究员参加,副所长傅向东(主持工作)出席会议。会议由刘志勇、鲁非主持。

    与会研究员强调了小麦育种在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未来五年的育种工作规划,将重点突破抗病、高产稳产和资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领域。会议指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合成生物学等新兴技术将成为农业科技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建议加强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协同创新,推动小麦育种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加速生物育种技术变革进程。

    围绕团队建设,与会研究员一致认为,建设规模较大、权责一致、协同高效的攻关团队是新时期提升研究所小麦育种方向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会议强调了团队梯队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通过合理的团队分工和资源共享,提升整体科研能力和效率。同时,会议特别关注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和成长,希望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定期研讨和交流,共同促进团队内部的合作与创新。

    围绕国际合作方面,会议认为要依托中国科学院平台,深化与欧洲、澳洲等国际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我国小麦育种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建议在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领域,要注重技术创新,避免重复性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核心技术的保护,确保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会议提出,未来五年是小麦育种技术突破的关键期,科研团队将利用重点实验室重组的契机,集中力量攻克技术难题,成为我国小麦遗传育种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主力军,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迈向新高度。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