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所首页

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第三党支部创建“四强”党支部纪实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第三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国家“瓶颈”问题,聚焦“四强”党支部创建目标,坚持科研业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成效,促进党建和科研工作深度融合发展。

  一、思想理论武装与项目规划设计深度融合 

  党支部教育引导党员增强主动意识、大局意识,时刻牢记初心和使命,在担当履职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作为科研一线党支部,注重发挥组织优势,带领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科研人员履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作用的责任意识,明确使命任务。始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国家、中科院部署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中,党支部通过组织报告会、“三会一课”、研讨会等,帮助大家深刻把握中央决策部署和院党组对于基础领域研究的工作安排,把大家凝聚统一到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上来,带领大家把准科研方向,以只争朝夕的拼劲,早日突破“卡脖子”问题。 

  二、党员队伍与科研攻坚团队深度融合 

  针对我国大豆产量长期不足、对外依存度高、产量低以及耕地面积不足的瓶颈,作为科研一线人员,党支部书记田志喜同志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凝聚优势团队,弘扬和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带领团队开创性构建了首个大豆图形结构泛基因组,引领全新的下一代基因组学研究思路和方法,为大豆育种改良按下加速键。通过攻关,培育出科豆10、科豆2号等一系列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推广面积600多万亩,增加社会效益2.4亿以上。202110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时指出要充分开发利用5亿亩盐碱地。要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党支部所在科研团队联合院内优势团队提前部署开展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已经连续五年进行东营盐碱地大豆耐盐碱系统筛选和品种培育,在东营盐碱地开展品种筛选示范千亩以上。尤其突出的是,选育的三个大豆新材料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含盐量0.5%的盐碱地里亩产均达500斤以上,比全国大豆2020年平均亩产(265斤)高近1倍,极大地推动了大豆产学研发展。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工作中得到锻炼,形成了一支心怀“国家事”、勇做“国家人”,工作作风优良、敢于攻坚克难、团队凝聚力强的专业科研队伍。 

  三、创新党建活动与业务创新深度融合 

  结合自身特点,党支部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推动党建创新和科研创新融合共进。采取党支部书记讲党课带头学、党小组集中研讨学、运用平台自主学、微信群分享学、知识竞答比赛学等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显著提高了党员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质量。在党建活动与科研业务深度融合方面,党支部举办“研途的风景”系列讲座活动,邀请老中青科学家为大家讲科研过程中的故事,启迪科研人生;创新联学联做形式,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总支部委员签订基层党组织共建协议,促成大豆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的实施;与农业农村管理干部学院、与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等多次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学科间交流合作;建立了“党员图书角”,组织党员赴香山革命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地道战遗址、“两弹一星”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培训学习。立足研究所实际,创新党建活动有力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推动科研创新发展。 

党支部确立“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标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决落实好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系列举措,以促进“两个作用”发挥为基础,努力提升党建工作成效,引导培养一线科技工作者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家国情怀,创新党建活动有力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推动科研创新发展。